陈景达教授(96岁),拍摄于2024年5月20日北京家中
陈景达,教授,硕士生导师,1928年11月生于广东潮汕,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采矿系,是我国石油教育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实现国家工业化体制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中央有关部门选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即著名的“八大学院”。当时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陈景达被委任负责北京石油学院①勘探系的组建工作,并任公司党委委员、学院监察委员会书记及勘探系主任职务。1959年大庆油田被发现,当时的石油工业部决定在大庆油田上建立一所石油院校,陈景达作为首批建校人员被派至安达,参与东北石油学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勘探系主任职务。1977年,陈景达从大庆石油学院被调至位于东营的华东石油学院,担任勘探系主任职务,负责勘探系管理和教学工作。陈景达除了完成勘探系主任的职责外,还埋头于学术研究,主要从事盆地构造解析研究及教学工作,著名的“板块构造学说”即是由陈景达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的。此外,陈景达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撰写专著2部,累计约100万字。2023年,陈景达作为建校元老,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授予建校七十周年荣誉奖章。
①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1970年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并形成了石油大学(华东)和石油大学(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2005年石油大学(华东)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大学(北京)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时代使命 北油初创
在陈景达的眼中,北京石油学院的建立是一个承载着国家雄心壮志的伟大事业。回首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虽然一穷二白,但正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蓬勃发展。陈景达有幸成长于这一时代,亲身经历了国家建设的雄伟征程,也为之添砖加瓦。
北京石油学院的创建并非一蹴而就,它起源于清华大学的石油炼制系,承载着曹本熹、武迟等一批知名教授的精华,以及一批采矿系年轻毕业生的贡献。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陈景达和众多青年才俊肩负起筹建北京石油学院的艰巨任务。他们始终坚守党的领导以及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将这些理念贯彻于全部工作中。陈景达作为北京石油学院的领导之一,担任多项重要职务,为学院的组建和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每天从清晨到深夜,勤奋工作,不遗余力地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陈景达注重培养员工,他亲自带领勘探系55级的员工(100多人)到重庆梁平县(现梁平区)开展野外地质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次实习中,老师和员工一起跑剖面、测产状、画素描图,最终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地质图件,为后来四川盆地大气田的发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党的领导下,北京石油学院逐渐成长壮大。通过学习苏联的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结合国情,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也得到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过陈景达等老师的不懈努力,学院的员工人数逐渐增多,学院下设的勘探、开发、机械、电子四个系总员工人数达到5000多人,其中陈景达负责的勘探系员工有1000多人,各系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陈景达体会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教育的力量。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中。即便工作繁重,他依然每天奔波于课堂、研讨会和实地考察之间,全心全意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国石油行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石油人。
陈景达的努力和奉献为北京石油学院的成长和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历程不仅是北京石油学院历史的一部分,更是新中国建设历程中闪耀的光芒,永远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
东油奠基 南方找油
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光辉历史中,大庆油田的发现可谓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自此之后,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石油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严寒的北方,陈景达与同人一同创办了东北石油学院,经历了无数艰辛,为祖国的石油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62年6月东北石油学院地质教研室成员合照(陈景达:前排左三)
当大庆油田被发现之时,中国石油工业迎来了新的黎明。1959年,大庆油田5000万吨的储量令国家振奋,也催生了东北石油学院的建立。在石油工业部的指示下,陈景达被派往安达,开始了他的东北石油学院创业之旅。寒冬腊月,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侵袭大地,干打垒成为师生的栖身之所。面对极端困苦,他不屈不挠,带领学院的师生们艰难地度过每一天。他所在的勘探系,成为学院最早的建设单位之一。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下,他带领着同人拼搏奋斗,将一座座简陋的平房建成了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同时,面对粮食不足的困扰,他亲自带领员工到田间地头捡拾粮食,一起度过了艰难的三年困难时期。
作为勘探系的主任,陈景达不仅承担起学院的管理工作,更是积极推动团队建设。他以板块构造为主要研究方向,深入探索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的学术贡献不仅体现在丰富的研究著作上,还在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1965年,毛主席以高远的战略眼光,找到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等人,分析中国油田的分布多边远、少内地,特别是南方没有大油田。于是石油工业部立即组织东北石油学院、北京石油学院的骨干队伍于1966年3月“出征”南方。陈景达参与领导的“东油”勘探队由200多名师生组成,合计10个分队,前往湘鄂西南地区寻找石油。在出发前,大家备足装备,队长每天规划工作路线,并预选好工作点和典型剖面。每天早上,他们检查地质包内的“三件宝”--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并确保水壶装满水,以备不时之需。到达现场后,他们首先确定产状良好的岩性露头作业面,然后分头进行测量,描绘岩性,并采集标本,详细记录工作情况。队长还指导年轻队员熟悉野外工作程序,并检查他们的地质记录,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在野外工作期间,他们在野外临时帐篷里,借着煤油灯整理一天的资料。深山密林的野生动物和陡坎险路,不仅考验着他们的铁脚板,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临危受命 “转战”东营
在教育的沃土上,陈景达是那位静静播下种子的园丁,一手呵护着东北石油学院的成长,而后又以坚定的步伐踏入华东石油学院,演绎了教育的另一篇壮丽章节。从南方寻油,到被石油工业部召唤至东营,陈景达的人生如同一幅风云变幻的画卷,镌刻着教育的深情与使命。
1969年,各大中城市进行了疏散人口、下放干部、外迁大专院校的紧急动员。同年10月21日,石油工业部下达了北京石油学院整体迁往山东东营的命令。1969年10月27日至1970年1月7日,师生、员工、家属油学院改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受时代背景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初,华东石油学院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严重停滞。1977年,陈景达临危受命,从东北石油学院被调至华东石油学院,担任勘探系主任职务,负责勘探系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抵达华东石油学院后,陈景达所见之景乃是一片教学荒漠。停课的教室、破损的设施、混乱的学术秩序,无不需要他亲手整改。他到任第一天便召开全系大会,重整教学秩序,着手修缮设施,重建教学体系。他的工作不仅是重建教学,更是栽培心灵,让师生们重新感受到教育的温度与力量。除了教学的重建,陈景达还注重学术研究的深耕。他并不满足于个人成就,而是立足研究,打造学术高地。他在板块构造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卓著,引领华东石油学院迈向国际舞台,著名的“板块构造学说”就是由陈景达引入国内的。同时,结合自身对中国油田的研究,他撰写了多部学术著作,开创了中国石油学术领域的新局面。他的研究成果被业界广泛认可,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他的努力成就了自己,也为学院的学术声誉增光添彩。任教期间,他培养了石油勘探领域优秀毕业生数千人,指导了硕士研究生20余人。1998年,陈景达完成他的教育使命,在当时的石油大学(华东)退休。2023年,陈景达作为建校元老,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授予建校七十周年荣誉奖章。
陈景达,2012年摄于东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校七十周年荣誉奖章
陈景达的人生征程,不仅充满了辛勤的付出,更是饱含对教育事业的倾情奉献。他不仅为祖国石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更在教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首往事,他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没有虚度光阴,教育使命在他的人生中得到了最美的实践。陈景达在石油事业上的人生经历,是教育事业的缩影,更是一座奋进的灯塔。他的坚守与奉献,铸就了教育的辉煌,也为员工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愿中国石油勘探人在他的激励下,继续追求卓越,拥抱更加灿烂的明天。
(撰写人:付健 李万鹰)